4月27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组织专家,对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所承担的科教产融合创新试点工程项目“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集成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编号: 2020KJC-ZD13)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会议邀请了成杰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慕金波研究员(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周维芝教授(山东大学)、王惠教授(济南大学)、王文龙教授(山东大学)、潘光研究员(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6位技术专家及王朝霞高级会计师(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位财务专家对该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项目负责人陈庆锋研究员对项目的主要研究进展情况、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等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听取项目组汇报,审阅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以及专家评分,该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
项目针对造纸、食品和垃圾处理三种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基于水力超空化的臭氧高级氧化关键技术、高效氧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厌氧高效生物脱盐)--高效浅层沉淀”技术、新型高效贴壁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开发了造纸废水处理装备、垃圾渗滤液处理装备及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废水处理装置等。其中,水力空化设备和电化学高级氧化核心装备研发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从根源上解决我国高污染行业废水预处理治理的难题;厌氧脱盐技术的突破可实现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的盐的脱除,尤其是硫酸根的脱除,对焦化、化工、制药、造纸、印染、垃圾处理等重污染行业废水治理产生颠覆性影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集成技术已在山东阿基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乐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山东光华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示范应用,为我省的环保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针对制约新型有机污染物监控的瓶颈问题,研发出新型有机污染物标准化分析和耦合多种样品前处理关键技术,研制负离子空气净化控制装置3套,开发高纯度的多溴联苯醚和八氟萘标准物质8种,形成技术标准5项。其中,新型环境污染物项目研发的低压高能负离子发生技术从激发材料和滤波技术两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传统负离子技术的四大弊端,目前各项指标居世界前列;开发的多溴联苯醚高纯品的制备和八氟萘的纯化,解决新增POPs实物标准缺乏的技术难题;基于新型纳米材料开发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装置,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相结合,完成新型有机污染物高效、快速、高灵敏分析,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物“检不出”的技术难题。(通讯员 郭贝贝)
- 化学与制药学部举办实验室安全培训会[2025-09-11]
- 校企联动:东吴证券携防诈真实案例,为学生筑牢防诈屏障[2025-09-10]
- 测试中心代表团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并参与重点项目启动[2025-09-09]
- 化学与制药学部党委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09-03]
- 测试中心、试验站科研人员赴喀什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