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省153所高校的32.55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人次近65万,项目报名数和参赛人次均创历史新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制药学部参赛项目《“晶”益求精——引领抗炎类药物结晶技术新纪元》喜获大赛省级金奖、《箭无虚发:癌细胞快速筛选——核仁靶向试剂的大用途》项目获大赛省级银奖、《“针”材实料——科技化开启检测新篇章》《“钠么稳”——钠离子电池电极研发》项目获大赛省级铜奖。另外一项《伤口愈疗新选择——新型超疏血液纳米纤维阵列敷料》冲入国赛。
本届大赛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互联网+”大赛回归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作用,通过“互联网+”大赛牵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变以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等分组办法,变为新工科项目、新医科项目、新农科项目、新文科项目,通过大赛项目体现学科建设成效、学校办学特色。加快推动高校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观念陈旧、模式同质、活力不足等弊端,培育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基因,培养敢闯会创的创新创业生力军,由注重大赛项目的完整性变为注重学生在项目中的成长性,对学生的创意、研发、实践、行业企业调研等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强大动能。化药学部省级获奖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晶”益求精——引领抗炎类药物结晶技术新纪元》
项目负责人:马源昌(化学与制药学部)
团队成员:韩雅琦(化学与制药学部)、卿钺坤(化学与制药学部)、马睿(化学与制药学部)、刘崎(化学与制药学部)、陈俊汝(管理学院)、王坤(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于帅、任寰、江克营、王珊珊、王宇彤
项目简介:课题组致力于抗炎类药物结晶过程研究,技术研究从结晶机理出发,依托于对药物的结晶热力学、动力学数据的测定,以及对药物晶型、形貌、粒度的精准调控策略,提出工艺优化方案并实施,对困扰药企的“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以过程分析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为创新优势,本项目将过程分析技术、结晶机理识别、过程工艺调控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四个部分集成到抗炎类药物结晶过程研究中,从实验室级别入手并逐步实现工业过程放大。
项目名称:《箭无虚发:癌细胞快速筛选——核仁靶向试剂的大用途》
项目名称:《“针”材实料——科技化开启检测新篇章》
项目名称:《“钠么稳”——钠离子电池电极研发》
- Previous:中心党员干部代表参加省直文明单位第32协作区道德讲堂活动
- Next:中心参与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正式出版
- 化学与制药学部举办实验室安全培训会[2025-09-11]
- 校企联动:东吴证券携防诈真实案例,为学生筑牢防诈屏障[2025-09-10]
- 测试中心代表团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并参与重点项目启动[2025-09-09]
- 化学与制药学部党委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09-03]
- 测试中心、试验站科研人员赴喀什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