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将微塑料列为了新污染物。微塑料一般是指粒径低于5 mm的塑料颗粒。据统计,全球塑料年产量已超过3亿吨,约有10%的塑料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最终形成微塑料,充斥在从海洋到陆地的所有环境里,这些污染物不仅有进入到细胞或生物体内的高风险,甚至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影响。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来对样本进行检测,因而对微塑料种类和成分进行检测及鉴定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可为未来制定有效的防治手段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支持。
为了让单位更多科研及检测人员了解微塑料检测技术,更好的进行微塑料相关课题的研究,8月23日食药与环境分析研究室联合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塑”战速决—激光红外成像在微塑料定性定量测试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会上,宋建华博士与大家先从当前微塑料监测和研究领域存在的测量问题和挑战出发,讨论新一代激光红外成像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及其潜在优势,并结合当前一些微塑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探讨。通过此次研讨会,中心科研人员对微塑料的检测现状及激光红外成像技术在微塑料测试中的应用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大家的科研思路。(通讯员:李娜)
相关阅读
- 化学与制药学部举办实验室安全培训会[2025-09-11]
- 校企联动:东吴证券携防诈真实案例,为学生筑牢防诈屏障[2025-09-10]
- 测试中心代表团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并参与重点项目启动[2025-09-09]
- 化学与制药学部党委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09-03]
- 测试中心、试验站科研人员赴喀什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