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news > 正文
中心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并获得优秀等级
添加日期:[2022/12/12 13:49:21]
文章录入:
浏览次数:[2026]
字号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郭兰萍研究员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及应用(2017YFC1700700)”通过综合绩效评价,绩效等级为“优秀”。该项目下设六个课题,中心为课题三“基于生态系统循环模式的中药生态农业研究与应用(2017YFC1700703)”承担单位,中心王晓研究员为课题负责人,贵州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及丽水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参与该研究。

在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对丹参、金银花、天麻、浙贝母等9种中药材进行文献查询、产地调研及实验研究,提炼总结了天麻-冬荪轮种、天花粉中药药渣循环、山药中药药渣循环、北沙参中药药渣循环、金银花-畜牧循环模式、浙贝母-水稻轮作、瓜蒌-大豆间作、白及林下生态种植等一系列生态种植模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展丹参、金银花、天麻、浙贝母等中药材适宜性种植区划研究以及丹参、金银花、天麻、浙贝母等9种中药材的生态种植理论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共出版资源生态种植理论方法相关的著作6部;建立适合生态系统循环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9个;建立中药材土壤改良、仿生栽培等生态种植技术14个;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论文11篇;颁布生态种植相关团体标准18项、地方标准2项;申请专利10项、授权专利7项;培养研究生19名,培养优秀骨干人才23名;在国家贫困地区累计示范推广21.42万亩;课题组2人入选科技部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召开生态种植技术线上和线下培训会,共计培训种植大户、种植户9567人次,种植基地技术人员3239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中心将在“十四五”期间,充分依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围绕我省道地药材,继续推进“基于生态系统循环模式的中药生态农业研究与应用成熟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我省中药材绿色生产水平。(通讯员 卢恒)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