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news > 正文
中科院高能所冯向前研究员应邀到中心交流
添加日期:[2023/2/11 12:07:02]
文章录入:
浏览次数:[1363]
字号

2月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冯向前研究员应邀到测试中心交流并作了题为“核技术文物?;び肟脊拧钡难醣ǜ?。报告会由中心副主任刘伟主持,材料分析与表征研究室、食药与环境分析研究室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室的相关科研人员参会并进行现场交流。




会上,刘伟代表中心对冯向前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向冯向前研究员介绍了中心及学部的基本概况。随后,冯向前研究员介绍了X射线成像、中子散射、缪子成像等多项核技术在敦煌壁画、古陶瓷、馆藏文物等考古和文物?;ぶ械挠τ?、核分析技术在唐三彩的产地溯源和元青花真伪鉴别研究中的应用,与到场科研人员就“核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常食品放射性剂量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积极互动。最后,刘伟对此次报告会作了简要总结,指出后续将根据团队研究特色继续加强与中科院高能所以及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的合作,特别是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在工程材料失效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综合人才、平台优势力量,加强与山东省博物馆关于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升中心对我省文物?;し矫娴闹С拍芰Γι缁嶂饕宕澄幕孕抛郧?。会前,刘伟陪同冯向前研究员参观了中心实验室。




       核技术是以核性质、核反应、核效应和核谱学为基础,以反应堆、加速器、辐射源和核辐射探测器为工具的现代高新技术。因其高灵敏度、特异性、选择性、抗干扰性、无损性和穿透性等特点,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广泛应用于文物研究。中子活化技术等核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多元素同时分析、需要样品量小和非破坏性的优势,适用于珍贵且稀少的样品。同步辐射技术可以对制作文物所使用的原料和工艺或者其他原始信息进行研究。中子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穿透性,且能区分同位素,目前已在金属文物锈蚀机理和制作工艺的分析研究中得以应用。(通讯员 刘珑)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