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心副主任刘伟、业务科科长刘峰一行到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团队负责的黄河三角洲碳氮循环试验基地进行调研和现场取样,并为新年度相关试验的开展进行工作指导。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比较特殊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快、系统不稳定等特点,使其极具研究特色和保护价值。自2010年以来,团队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已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主要涉及滨海湿地碳储量变化、碳氮循环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由于CH4排放速度的显著提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团队围绕这一热点对黄河三角洲CH4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存在强烈的CH4厌氧氧化(AOM)过程,这一过程是减少CH4释放到大气中的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潜在CH4汇;通过对AOM的主要途径及其微生物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滨海湿地CH4循环模式,为减少滨海湿地CH4排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团队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的农田退水生态治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复合微生物菌剂研发、底栖有孔虫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氮循环中的作用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空气重金属污染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下一步,团队将继续紧抓国家政策的重大机遇围绕黄河三洲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碳汇资源开发等进行深入研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撑。(通讯员 郭贝贝)
- Previous:中心科研人员赴省黄三角农高区调研
- Next:综合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室召开2023年业务工作会议
相关阅读
- 化学与制药学部举办实验室安全培训会[2025-09-11]
- 校企联动:东吴证券携防诈真实案例,为学生筑牢防诈屏障[2025-09-10]
- 测试中心代表团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并参与重点项目启动[2025-09-09]
- 化学与制药学部党委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09-03]
- 测试中心、试验站科研人员赴喀什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