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保护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及校(院)党委《关于在全校(院)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要求,4月27日至28日,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室科研人员赴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近海岸带进行调研并采样。
由于大量污染物通过污水排放、大气沉降等方式汇入海洋环境,使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底栖有孔虫因其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可作为优良的环境指示物种,部分有孔虫种属体内储有大量的硝酸盐,具有完全反硝化的能力,对海洋氮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次野外采样按照固定体积采集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和垂直柱沉积物,将海洋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分析底栖有孔虫季节性组成、分布及其属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底栖有孔虫群落的反硝化机制;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与有孔虫建立响应关系,定性和定量的构建生态评估体系,这对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思路。(通讯员 郭贝贝)
相关阅读
- 测试中心代表团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并参与重点项目启动[2025-09-09]
- 化学与制药学部党委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09-03]
- 测试中心、试验站科研人员赴喀什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2025-09-02]
- 省教育厅领导走访慰问学部抗战离休干部并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2025-08-30]
- 化学与制药学部党委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影活动[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