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news > 正文
中心组织重阳节爬山活动
添加日期:[2009/10/27 10:17:12]
文章录入:
浏览次数:[2225]
字号

1026是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重阳节。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心党委、工会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在职职工进行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项目—重阳节爬山活动。

中心刘建华主任向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愿老同志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并简短的通报了中心目前的工作情况。在中心大厅前合影留念后,80余位同志沿着蜿蜒的小道向“大佛头”进军。在爬山活动中,大家边走边谈,有的还被身边的美景所陶醉,哼起了欢快的小曲。年轻职工你争我赶,进行了爬山比赛。在不平或陡峭的山道上,年轻职工主动搀扶、帮助老同志,体现了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增强了体质,陶冶了情操,活跃了精神文化生活。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