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1957年1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大型精密仪器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参比实验室主任、山东省中药化学对照品(标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山东科学》编委。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工作。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先后攻克中药资源领域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广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积极进行成果转化。主持完成了国家支撑计划标准专项“十三种天然产物标样的研制”;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中药材质控标准与中药标准物质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重大专项等10多项研究课题。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公益行业专项等项目10余项。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正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金银花资源高值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项目,攻克了中药活性成分高效分离纯化技术、中药质控关键技术及中药栽培调控技术等技术难题。与山东亚特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济南禾宝中药材有限公司、鲁南制药等多个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了技术转化工作。针对金银花、皱皮木瓜、丹参等道地药材生产现状,选育并获得国家审定的良种7个,推广面积达到70000多亩,实现新增产值1亿多元。建立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及标准服务体系,为200多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提供技术服务。为上市公司量子高科(中国)生物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突破壁垒,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技术支撑。由于在中药资源领域的突出成绩,2012年被当选为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为山东省大型精密仪器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凝练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在天然产物研究,中药资源、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形成研究特色。组建了一支由博士、硕士组成的60多人的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项目100余项,经费达4000多万元;承担国家物质标准和地方标准3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余项,每年平均发表论文60余篇。新建“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成为山东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新增1个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参比实验室, 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泰山学者岗位,2个院级研发平台。进行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实现应用转化,实验室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服务领域拓展到食品安全、资源环境、创新药物、材料失效等多学科领域,实现年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作为重点技术单位支撑环保部完成了“全国重点农产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等重大普查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3亿元,间接社会效益上百亿元。
近五年来完成及在研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SCI 收录10余篇;获得国家实物标准28项;授权专利6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8项奖励。2008年荣获 “山东省科学院三等功”,2011年获得“第七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记二等功,2012年获“济南市历下区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 2024年科技成果统计[2025-04-12]
- 2023年科技成果统计[2024-03-12]
- 2022年科技成果统计[2023-04-03]
- 2021年科技成果统计[2022-03-04]
- 2020年科技成果统计[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