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金银花提质增效、综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推荐书等相关资料,相关栏目填写符合要求。
该项目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 (2011BAI06B01)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总,对金银花种质收集、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农药化肥合理使用、采收加工、质量标准提升、综合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突破了限制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规范化种植,稳定和提高了金银花药材产量与质量,经产业化推广应用,提高了生产收益,增加了就业岗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促进山东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候选人张永清教授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是省内中药资源与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经多年努力,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团队成员科学素养高、创新能力强,是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经审查,该项目内容严谨,数据真实,资料可靠。成果关键技术创新突出,对于促进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项目申请人员均为本项目两项课题的研究人员,其排序无异议。
同意推荐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中药质量是关系中医药事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金银花属常用大宗中药材,山东是其主要道地产区,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由于生产中良种缺乏、化肥农药滥用等问题,药材有效性与安全性难以保证,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本项目以提质增效为目的,重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保证产出的药材优质高值。
1、收集保存种质,建立基因库,发明金银花品种选育和促进种子萌发新方法,选育优良品种,建立种苗质量标准与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推广种植新品种。
2、发明新型肥料和农药,建立金银花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控制金银花药材重金属含量,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
3、探明金银花药材产量与活性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采收期;优化产地干燥加工工艺,发明金银花贮藏新方法与采收机械;研制、改进干燥、包装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
4、建立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实现标准物质批量制备;探究道地性成因,开展药材等级规格研究,提升现有药材质量标准。
5、系统分离鉴定茎、叶及果实化学成分,并进行相关药理研究,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和完善产业链。
6、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中药材GAP认证,实现优质高值目标。
(二)知识产权情况
获国家发明专利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权1项,植物新品种权2项,国家标准1项,省级标准1项,发表论文108篇,其中SCI论文12篇,出版著作5部,4处金银花基地通过中药材GAP认证。
(三)主要技术指标
1、系统收集种质404份,建立了国内外最大的金银花基因库;选育中草药新品种6个,其中2个获新品种证书,填补国内外空白;发明品种选育、促进种子萌发新方法,建立了种苗质量标准与良种繁育技术规程,良种推广面积3000亩。
2、发明新型肥料和农药,制定肥料施用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药材产量提高10%以上,农残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3、发明2种金银花采收机,采花效率提高了5倍,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改进、研制了烘干机、包装机,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发明金银花贮藏新方法,为推广应用鲜品创造了条件。
4、发明了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实现了标准物质批量制备;制定了金银花药材等级规格,提升了药材质量标准。
5、从茎叶、果实等器官分离鉴定成分74种,发现2种新化合物,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研究,研制新产品6种,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四)应用推广情况
累积推广种植62万亩,总产值37.2亿元。近三年,5家企业推广应用结果显示,累计新增销售额101326.75万元,新增利润8913.12万元,新增税收2419.29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四、客观评价
该成果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2011BAI06B01)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2010ZX09401-302-5-12)成果的汇总,围绕山东代表性道地药材金银花的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准提升、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经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药材产量与质量,也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益,达到了优质高值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国际著名传统药物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肖培根教授认为,“栽培药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然有可能‘中医亡于中药’”,该项目“发明了良种选育、促进种子萌发、贮藏保鲜、活性物质制备等新方法,创新研制了新型肥料、新型农药及采收机,提升了药材质量标准,获批中草药新品种2个、国家标准物质1个、省级标准1个,研制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6种,攻克了一系列生产关键技术,提高了药材有效性、安全性及生产收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显著,不仅创新性强,而且在产学研结合、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鉴于该项目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及其在推动中药产业及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意推荐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段金廒教授认为,“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质量是决定中医药事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该项目通过系统研究,突破了金银花优良品种选育,化肥农药合理使用,采收、加工、包装机械研制,质量标准提升,综合开发利用等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稳定、提高了药材产量、质量和种植效益,通过成果推广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有4处金银花基地通过中药材GAP认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后必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鉴于上述成果在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和中药产业发展方面所发挥出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意推荐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君教授、中国药科大学秦民坚教授等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对“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的鉴定意见为:“有效解决了一系列限制金银花产量提高、质量稳定的关键技术问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对推动金银花产业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的鉴定意见为:“该项目以高速逆流色谱为核心技术,与超临界萃取、柱层析、膜分离等新型分离纯化技术相结合,开展制备、纯化工艺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效的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分离与制备技术系统”,“有效解决了中药与天然药物高纯度活性物质制备难、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省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种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药材质量与产量难以保证,要改变农民的传统习惯,实非易事。为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我们多次对农民进行宣传和培训,培训次数达到12000余人次,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赞赏。同时,我们积极与当地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以企业为龙头,通过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拉动金银花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项目进行期间,共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6处,其中4处通过了国家中药材GAP认证,认证面积3万余亩。除企业基地外,还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种植,累计种植面积62万亩。项目成果推广,提高了药材产量、稳定了药材质量,起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作用。帮助中药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近三年,仅在山东天华制药有限公司、临沂利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平邑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鲁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保利药业有限公司5家单位推广应用,就累计新增销售额101326.75万元,新增利润8913.12万元,新增税收2419.29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促进了山东省中药产业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五、推广应用情况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就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金银花生产实际,根据取得的研究结果制定各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药材、种苗质量标准,支撑企业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6处,其中4处通过了国家中药材GAP认证,认证面积3万余亩,占全国认证面积的90%以上。基地认证后,规范了各项生产操作,药材产量、质量明显提高,拓宽了市场,药材出售价格也有明显提升,亩增效益600元以上,认证基地金银花药材总产值达到2.4亿元。同时由于肥料、农药、采收机、标准品等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效益。金银花生产优质高值目标的实现,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共计带动周边农民累计种植面积62万余亩。近三年,仅在山东天华制药有限公司、临沂利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平邑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鲁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保利药业有限公司5家单位推广应用,就累计新增销售额101326.75万元,新增利润8913.12万元,新增税收2419.29万元。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
主要知识产权名称 |
类别 |
1 |
金银花“忍冬三号”晚花品种选育方法 |
发明专利权 |
2 |
一种多孔型、块状有机肥料 |
发明专利权 |
3 |
一种金银花采摘机(辊式) |
发明专利权 |
4 |
一种促进忍冬种子萌发的方法 |
发明专利权 |
5 |
一种含哒螨灵和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
发明专利权 |
6 |
一种金银花采摘机(梳齿式) |
发明专利权 |
7 |
金银花贮藏保鲜方法 |
发明专利权 |
8 |
一种从金银花中分离纯化绿原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方法 |
发明专利权 |
9 |
“华金2号”中草药新品种 |
植物新品种权 |
10 |
“华金3号”中草药新品种 |
植物新品种权 |
11 |
Influence of Sulfur Fumigation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uds of Lonicera japonica |
论文 |
12 |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henolic Acids from the Dried Buds of Lonicera joponica Thunb by High-Speed Counted-Current Chromatography in Gradient Elution Mode. |
论文 |
13 |
An Ef?cient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cation of Flavonoid Glycosides and Caffeoylquinic Acid Derivatives from Leaves of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Using 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and Prep-HPLC Guided by DPPH-HPLC Experiments |
论文 |
14 |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
论文 |
15 |
Nortirucallane A, a new tirucallane-type nortr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
论文 |
16 |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ight herbicides toxicity and sensitivity against two Trichogramma spp. |
论文 |
17 |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in Medicinal Plants |
论文 |
18 |
金银花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
论文 |
19 |
不同种植点忍冬生长性状的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论文 |
20 |
金银花指纹图谱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谱-效关系 |
论文 |
21 |
一种金银花采摘机器人 |
其他证明 |
22 |
DB37 T 2664-2015 中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金银花 |
其他证明 |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张永清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药学院常务副院长。为两项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设计与实施。在主要科技创新第1,2,3,4,5,6项中均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开展了种质资源与良种选育研究;研究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关键技术,建设了规范化种植基地,实现了中药材GAP认证;参与了活性物质提取分离纯化,探究了道地性成因,提升了药材质量标准;开展了开发利用研究,研制了新产品,完善了药材产业链;获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批中草药新品种2个,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通过GAP认证4处,发表论文76篇,出版著作5部。
第二完成人:李佳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生药系副主任。为两项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在创新1,2,5,6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收集了金银花种质资源,制定了金银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及种子种苗质量标准、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参与金银花良种选育;制定了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发明了有机肥;参与建设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并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获得发明专利2项,获批金银花新品种2个,发表论文23篇。
第三完成人:张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1、3、5、6项中做出了贡献:收集了金银花种质资源,选育了优良品种;研究了采收、加工技术,制定了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参与了GAP基地建设;探讨了金银花道地性,比较了不同产区金银花药材质量差异;参与了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批金银花新品种2个,发表论文17篇。
第四完成人:李爱峰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0ZX09401-302-5-12)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4、5项中做出了贡献:建立了金银花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方法及技术体系,制备了绿原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标准品;参与了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篇。
第五完成人:周洁 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1、4、6项中做出了贡献:参与种质比较研究,发明促进种子萌发方法,制定金银花规格等级标准,研究了果实挥发性成分;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5篇。
第六完成人:薛明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 (2011BAI06B01)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2项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系统调查了金银花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建立了病虫档案;针对重点病虫进行了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创新性地建立了根埋农药防治蚜虫的新方法,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量,保证了药材安全性;获得发明专利1项,获批省级标准1项,发表论文6篇。
第七完成人:刘谦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1、2、3、5、6项中做出了贡献:收集了金银花种质资源,选育了优良品种;研究了采收、加工技术,制定了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参与了GAP基地建设,实现了4处基地GAP认证;参与了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批金银花新品种2个,发表论文4篇。
第八完成人:容蓉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副院长。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4、5项中做出了贡献:从金银花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Nortirucallane A(1)、金圣草黄素(2)、异鼠李素(3),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甘遂烷型降三萜化合物,化合物3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发表论文1篇。
第九完成人:王岱杰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3、5项中作出了贡献:参与建立金银花贮藏新方法,研究了金银花叶的化学成分,研制了新产品。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3篇。
第十完成人:高慧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对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2,4,5项创新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确定了金银花最佳采收期和最适初加工技术;发现硫熏改变了金银花药材化学组成,使断马钱酸部分转化成断马钱酸硫酸酯衍生物;建立了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发现金银花部分农家品种含有三萜皂苷,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组成与含量方面,将三萜皂苷、环烯醚萜类物质纳入金银花药材质控指标更能有效控制其质量;明确了忍冬叶和花蕾在化学组成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为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发表论文4篇。
第十一完成人:柳仁民 聊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院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0ZX09401-302-5-12)课题主要成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4、6项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金银花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方法及技术体系,制备了绿原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标准品;参与了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篇。
第十二完成人:刘伟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在主要科技创新第1、3项中作出了贡献:参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建立了金银花贮藏新方法。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篇。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第一完成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牵头主持“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及“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两项课题,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主要贡献如下:收集了种质资源,建立了种质资源圃,创建了种质基因库;制定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开展了良种选育;制定了种子种苗质量标准、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建立了新品种推广应用技术体系。研究了移栽、施肥、修剪等环节对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制定了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研制了药材生产专用肥,建设了规范化种植基地;确定了最佳采收期和产地加工工艺,研制了采收、干燥、包装机械。参与建立了活性物质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实现了活性物质批量制备。系统研究了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探究了道地性成因;深化了物质基础研究,提升了药材质量标准。对非药用部位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延长和完善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对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效益显著。获批中草药新品种2个,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86篇,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建设的4处金银花基地通过中药材GAP认证,对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1,2,3,4,5,6项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完成单位:聊城大学 参与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单元技术平台”(2010ZX09401-302-5-12)课题研究,主要贡献为:创新性地整合了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金银花中分离制备了绿原酸、3,5-二咖啡酸奎尼酸、木犀草苷,建立了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分离纯化金银花活性成分的技术体系,解决了金银花成分复杂,获取高纯度活性物质困难,制备成本高、周期长的技术难题,为阐明金银花的物质基础、有效控制药材质量奠定了基础。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对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4,5项创新作出了贡献。
第三完成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研究,承担了金银花病虫害及其防控技的研究工作。主要贡献为:对金银花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建立了病虫档案;针对重点病虫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根埋农药防治蚜虫的新方法;制定了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建立了省级地方标准“金银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实现了绿色防治,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量,保证了药材安全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批省级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对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3项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完成单位: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两项课题,主要贡献有:对金银花干燥过程中的酶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金银花贮藏新方法,对金银花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与鉴定。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8篇,对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1,3,4,5项创新作出了贡献。
第五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主要对金银花药材的最适采收期、产地初加工技术以及非药用部位忍冬叶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贡献有:研究了不同采收期金银花药材产量与质量变化,确定了最佳采收期和最适初加工技术;发现硫熏改变了金银花化学组成,使断马钱酸部分转化成断马钱酸硫酸酯衍生物;创新性地将HPLC指纹图谱、多种成分含量测定纳入药材质量控制指标,建立了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发现金银花部分农家品种含有三萜皂苷,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组成与含量方面,特别是断马钱酸含量不同;将三萜皂苷、环烯醚萜类物质纳入金银花药材质控指标更能有效控制其质量;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非药用部位忍冬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明确了忍冬叶和花蕾在化学组成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为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3项创新作出了贡献。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该申报成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总。两项课题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永清教授牵头主持承担。“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8家单位共同承担,李佳、张芳、周洁、薛明、刘谦、容蓉、高慧敏、刘伟等为主要研究人员,并在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单元技术平台”课题由山东中医药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合作完成,李佳、张芳、李爱峰、刘谦、王岱杰、柳仁民等为主要研究人员,并在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有参与人员秉承平等自愿、合作互助的原则,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各尽所能,圆满完成了相应的研究任务,贡献突出,并一致同意参与此次报奖。
- Previous:关于变更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公示
- Next:公示
- 2024年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决算[2025-08-29]
- 关于ChemDraw系列软件排查和停止使用的通知[2025-04-21]
- 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齐鲁工业大学 (省科学院)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2025-03-26]
- 十二届山东省委第七轮巡视完成进驻[2025-03-25]
- 2025年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单位预算[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