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组成:
共有8人,其中,副研究员以上2人,博士2人等。
主要研究方向:
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热点,在自然?;で嫉?、黄河三角洲农田退水防控、藻菌协同盐碱地改良、海岸带有孔虫氮循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湿地碳循环也逐步成为焦点问题之一。湿地土壤中的碳含量可以反映出全球碳循环状况。土壤有机碳动态及湿地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对于湿地碳循环过程和温室气体计量尤为重要。研究团队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对象,探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可溶性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中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固碳能力,分析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植被营养元素与植被固碳能力差异的关系;并对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碳汇计量方法进行汇总。
2、针对黄河下游农田排水系统(农田退水沟渠)水质污染叠加、系统失修及生态退化严重,农田面源退水过程不明,生态工程防控技术短缺等问题。以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联控,保障水质为目标,围绕“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梯级联控”,探究流域退水生态系统联控与自净能力技术体系。
3、针对土壤盐碱化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微藻和菌类具有盐碱地改质提效的巨大潜力,研究藻菌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在盐碱土壤中的定殖生长过程,探讨藻菌添加对盐碱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等的影响,分析藻菌输入对上述因子的时间累积效应,深入研究藻菌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藻菌共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质提效机制,进而为盐碱土壤的改良提供一条环境友好新途径。
4、硝酸盐(NO3-)是海洋环境中最为丰富的固定氮,也是限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营养元素。底栖有孔虫(Benthic foraminifera)体内能够储存高浓度的硝酸盐和进行完全的反硝化作用。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球化学分析、底栖有孔虫属种鉴定等方法,探究底栖有孔虫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环境意义及其体内储存硝酸盐的规律,分析有孔虫群落特征与石油类的响应关系。本研究对于探讨底栖有孔虫组合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氮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完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5、针对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存在的效率低、过程复杂、二次污染重及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开发高效率、短流程、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减少传统废水处理过程中对化学品的消耗,降低二次污染,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废水处理的难题,从源头上减少废水排放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减轻企业废水处理的经济负担。在黄河流域生态?;ず途酶咧柿糠⒄沟拇蟊尘跋拢毕滓环葑约旱牧α?。
主要研究成果:
(介绍技术成果,例如开发了……技术,研发了……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等等,不是单纯写论文多少篇、专利多少个,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体现;请提供支持照片,如高水平论文首页、技术路线说明、产品图片等等)
1、构建以“退水沟渠生态过程控制、河岸带湿地改造工程末端治理、农田沟渠+河岸带生态系统梯级联控”为核心的流域退水生态系统联控与自净能力技术体系。
农业灌排沟渠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承担着灌溉和排水的双重“水利功能”,同时作为农田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地带,承担着农田退水水质净化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完整的重要任务,是周边水体的天然?;て琳??;坪又邢掠闻┮抵鞑饕捎玫乇硭偷叵滤嘟岷系木嗲U攵曰坪酉掠闻┨锱潘低常ㄅ┨锿怂登┧饰廴镜?、系统失修及生态退化严重,农田面源退水过程不明,生态工程防控技术短缺等问题。以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联控,保障水质为目标,研究团队在秦台河流域典型灌排区域内,开展了秦台河流域示范区内农田灌排沟渠、秦台河河岸带结构及生态现状全面调查,充分掌握了示范区农田整治及灌排沟渠构形、长度、分布及功能,了解河岸带基底形态、植被种类及分布特征;依据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原理,开展了适合海河下游的复合生态沟渠工程改造和生态修复、河岸带结构优化、河岸带湿地生态工程净化、灌排协同与水肥盐一体控制的循环利用等组合技术研发;并围绕“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梯级联控”,形成了以“退水沟渠生态过程控制、河岸带湿地改造工程末端治理、农田沟渠+河岸带生态系统梯级联控”为核心的流域退水生态系统联控与自净能力技术体系,全面利用农田排水沟渠与河岸带生态系统,实现示范区农田排水沟渠水利功能、环境效应、生态功能的共赢。相关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环保产业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发表SCI论文1篇,《Pyrite and sulfur-coupled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nitrate and phosphate removal 》。
2、基于水力超空化的高级氧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造纸、食品等高污染行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水污染减排任务艰巨而复杂,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难题,这严重制约了传统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可持续发展。针对传统高污染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产量大、处理工艺不够完善、处理效率低、二次污染重、处理费用高等难点问题。本研究团队基于水力超空化与臭氧联合使用,研发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新技术(基于水力超空化的臭氧高级氧化关键技术),该技术不但减少了臭氧的使用量,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还促进了臭氧在水中的质传递,增加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量和转化效率,进一步增加了氧化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超高含盐废水,本团队研发了基于水力空化和臭氧高级氧化的强化低温脱盐预处理技术和核心设备,并在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中进行中试实验。相关成果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壹等奖。
公益服务领域: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盐碱地改质提效、碳汇资源开发、降碳与污染治理;
2、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ぱ槭占嗖?、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源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环保管家服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固体废物属性判定、危险废物鉴别、环境风险评估以及企业排污核查等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业务工作;
3、拥有4名国家核安全工程师,已为国家及地方的输变电、高速铁路、医疗卫生、无线通讯等领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辐射环境技术咨询以及辐射环境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