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室

人员组成:

共有24人,其中,省级以上人才6人,青年泰山3人,副研究员以上13人,博士17人等。

主要研究成果:

1.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的50个体系之一,济南站是结合山东省中药材产业特点设立的区域性综合试验站。

示范县域:平邑县、文登区、莱芜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泰市。

2. 中药资源

1)丹参、西洋参等根类药材山地丘陵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2)以瓜蒌为代表的粮-药立体生态种植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3)药用植物耐盐碱适应性转变、质量评价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4)金银花、黄精、西洋参等产地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 研究与示范。

3. 高端仪器分析 — 质谱成像技术

通过开发新型MALDI基质,成功实现了丹参中丹参酮、酚酸、多糖等十余类、数百种代谢物的原位可视化成像

中 药 材 采 收 加 工

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药材采收期(产地)的代谢指纹差异性研究;

2)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药材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研究;

3)质谱成像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药材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3. 对照品 / 国家标准样品

“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是 国家级实物标准,是 标准制定的基础与核心,是技术标准在不同时间、空间实施一致性的重要保证。

(1)     获批建立 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参比实验室” 等研发平台。

(2)     获批建立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参比实验室” 等研发平台。

(3)     为量子高科研制出 低聚糖 标准样品,打破欧盟技术壁垒;年均销售收入15226万元,利税5608万元,新增利润1752万元